這週門診時,來了一位讓我印象深刻的患者。

是一位屆齡20歲的、很帥的男孩。問他為什麼來,原來是因為爸爸認為他需要,而來看診的。

在他來之前,我就已經先接到通知,所以大概知道他的身分。請媽媽也稍微補充說明後,知道孩子有憂鬱的表現,便請媽媽先在外等待,我跟孩子單獨談談。
這孩子不只帥,談吐也非常得體。詢問他的故事,也能清楚地一一說明。簡而言之,父親是醫師,有一位高中就到南部去讀藝術科別的弟弟。自己國中在家長的建議之下讀了管樂班,但國一、國二不讀書,卻因為想走料理的夢想,決心在國三認真讀書,展現自己只要下決心就可以做到的樣子,沒想到卻沒爭取到讀高職的路,而是在父母與老師的討論與說服之下,讀了台中的私校。原本期待可以不住宿,有更多自由的空間,然而父親認為孩子需要一些管束而讓孩子住校(學校的規矩也嚴格到不行,無法想要就做最愛的料理和運動),高一下孩子就開始出現憂鬱表現,缺乏動力、失眠、負面意念等,返家時也總是在睡覺,卻被父母誤以為是懶惰。
大學的考試原本也期待考其他的選項,但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期待,因而重考。今年因為疫情返回家鄉,父母發現原來這幾年孩子都處在憂鬱的狀態,甚至有危險的念頭,才驚覺這幾年孩子的辛苦,並願意給孩子更大的選擇空間。然而,孩子卻表示他想要當爸爸的學弟,似乎有一種"我就以這個來給你們個交代"的感覺。

這個孩子給我很大的省思。
到底什麼才是"為了孩子好"?孩子會怎麼看待父母的一言一行?
對大人而言,這沒什麼很嚴重的、或者只是順口說的一句話,為什麼孩子卻一直放在心中?
大人覺得我只是分析、引導,最後我還是交給孩子選擇,為什麼孩子都說是我害他的?

其實大人的感受、信念,都從一起生活的十數年中傳達給孩子了。
孩子會試圖去承接大人的期待,就算感到痛苦也會承接。每個孩子承接的方式不同,但通常家中承擔期望最大的那個孩子會反應最大,不是忍受自己的痛苦去承接,不然就是逃得遠遠的再也不回來。

在下診時,我想起了這個孩子,和我自己為了什麼而成為一位醫師。
我突然體會:因為我懂,所以我在這裡。
希望我成為能陪伴這些孩子,幫助他們走過這些痛苦的過來人。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syssn316 的頭像
    psyssn316

    《精神科》與主的相遇

    psyssn3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